English

民族地区发生沧桑巨变

1998-12-05 来源:光明日报 郭明 我有话说
改革开放二十年

民族地区发生沧桑巨变

郭明

20年来,民族地区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解放思想,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各项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牧业的落后状况有了根本改变,一大批现代化工业企业建成投产,国民经济结构得到调整,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对外开放步伐逐步加快,边境贸易不断增长。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大多数群众基本摆脱了贫困,逐步解决了温饱问题。改革开放的20年,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最快、社会面貌变化最大的20年。

在这20年里,民族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0.9%,比全国平均增幅高出1.1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5倍;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日趋合理。

——工农业生产稳步增长,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逐渐形成。农村牧区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各族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带来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巨变。民族地区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在6%以上,1997年达到3100多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17倍。粮食、棉花、油料以及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不仅基本满足了民族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还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建设。工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年均递增11.9%,总产值达到6200多亿元,是1978年的20倍;工业企业的数量和生产能力逐步扩大,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已成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食糖、卷烟、煤炭、石油等一些优势资源性产品的产量在全国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固定资产投资不断扩大,基础设施状况明显改善。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边疆地区和边远山区,交通闭塞,信息不畅,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采取了有力措施,支持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20年来,民族地区累计完成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已超过1万亿元,仅1997年就达到2100多亿元。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变。20年中,公路线路和铁路运营里程增加43%和29%,旅客和货物周转量增长620%和294%。一批对民族地区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重点建设项目相继开工或建成投产,南昆铁路、二滩电站、北京至乌鲁木齐通信光缆工程、内蒙古地方铁路、西藏62个建设项目、新疆吐哈油田、南疆铁路、宁夏引黄灌溉工程等,大大改善了民族地区基础设施状况。通信事业呈现迅速发展的态势,大部分县市开通了程控电话和无线寻呼,有的民族省区已经实现了村村通电话。行路难、通信难、饮水难、用电难的局面正在改变。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绝大多数群众摆脱了贫困。发展生产,改善各族人民生活,是党的民族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20年来,国家在改善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收到了明显成效。1997年,民族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4800多元,比1978年提高了1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00多元,比1978年提高了11倍。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近2000万少数民族人口摆脱了贫困。海南的黎族、苗族同胞基本告别茅草房,大兴安岭的鄂伦春族告别了原始狩猎走上了定居的农耕生活,内蒙古、新疆等地的大部分牧民已经结束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云南的基诺族同胞仅用几十年时间就从原始社会走进了现代生活,整个民族摆脱了贫困。

——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对外开放硕果累累。改革开放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20年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民族地区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改革开放之路,积累了成功的经验。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在世界格局发生变化、我国同周边国家关系日益融洽的新形势下,民族地区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对外开放新途径,拓展新领域,发展以边境贸易为先导的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逐步形成了沿海、沿江、沿边、沿线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举世闻名的古“丝绸之路”重放异彩。1997年,民族省区的边境小额贸易总额为17亿美元,占全国的90%。“昆交会”、“乌洽会”在国内外影响不断扩大。三资企业发展很快,出现了像内蒙古鄂尔多斯羊绒衫公司、新疆天山毛纺公司等一批优秀的三资企业群体。一些边境县市不仅摆脱了贫困,有的还率先进入了我国小康和百强市县行列。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云南近几年旅游创汇每年以40%的速度递增。20年来,民族地区还积极参与沿海发达省市的对外开放,借船出海,积极合作,逐步形成了沿海和内地同时开放、东西互补的新局面。民族地区逐步成为我国同周边国家经贸往来的前沿阵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